我在北一女中學著當個「人」

我是北一女中畢業校友,這是作為女人,我非常驕傲的一件事情。 因為因為這間學校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女人。 「你是北一女中畢業?」 「嗯。」 「辛苦你了。」 「嗯,其實那些課業壓力 … 」 「不是,我說的是那些小團體跟人際關係。」 這世界對於一群女性相聚的偏見好像總很兩極。 三姑六婆、八婆,都是好八卦的輿論散播者。 甄嬛傳,是一群女人勾心鬥角的狡詐後宮史。 三女相遇,就成了「姦」,是會意字,意指奸邪狡詐。 好像只有女人的世界就有無止盡的爭吵,而讓一群女人遇上權力就剩下防不勝防的勾心鬥角。 於是「北一女中」,這所匯聚了台灣現有教育制度裡頭「菁英女性」的高級中學,豈不就是最慘不忍睹的現代女性大戰場了? 「你們之間會不會故意告訴同學錯誤的答案?畢竟考試這種東西,是零和遊戲,只有一個第一名啊。」 這大概是我聽過最荒謬的北一女中想像了。 在北一女中,女人也是男人。或者更精準的說,女人就只是人,而不再有性別了。 於是,我在高中的時候,很努力學著當一個人。 音樂課很重要,美術課很重要,家政課很重要,體育課很重要,軍訓課很重要,電腦計算課很重要,生活科技課很重要。在北一女中,好像沒有課程是是不重要的。每堂課都不准借課,更不准拿去自習學科。 畢業之際,北一女的學生都得至少嘗試一次跑三千公尺、游一百公尺、打網球、打籃球、打排球、扯鈴、跳有氧舞蹈、合唱、做菜、畫畫、寫程式、打靶、唱崑曲 … 。 除了課程,社團更是培養北一女學生氣質的重要地方。在我畢業兩年後,鎖舞社( locking dance )成立了,這樣陽剛氣息極為濃厚的舞蹈,終於也進了北一女的校園。 高中參加康輔社的我,在兩年內學著拉贊助、籌劃活動、設計遊戲、溝通協調多校團隊、手語、舞蹈、團康遊戲、主持、戲劇、剪接音樂、剪接影片、燈光設計、手冊設計。一場成果發表會,總共來了六百名觀眾,活動從零到一百,全部由十五個女孩一手打造。 我始終記得在我畢業的那一天,社團學妹們在網球場上用氣球排出 KIDLAND8TH (童軒康輔社第八屆)的字樣歡送我們這一屆的學姊畢業。 在北一女中,直屬學姊妹常常用「母女」關係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