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不是一個人揹個包包出去就是了嗎
城市浪人是以自我突破、體驗流浪為核心的校園大型任務挑戰賽。一年內已經吸引超過一千名來自北台灣以及香港的大專院校學生參與,活動是讓參賽者在一個月內挑戰30種任務,體驗自己的極限與可能。
很多參賽者問我們:「流浪不是一個人揹個包包出去就是了嗎?」
我們試著想像,然後回答你。
流浪是一個使用氾濫的字眼,從流浪漢、流浪者計畫、流浪到淡水...,流浪其實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究竟這是一個被浪漫化的字眼?濫情的字眼?還只是一個專屬於不需要擔心經濟基礎的有錢人玩意?
有一位朋友跟我說:「我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個有錢的流浪漢。」
我們想,我們都有一個流浪的定義。而在我們的想像之中,流浪有幾個不同的元素,想分享予你。
一、文化取向
蔣勳曾在一場青年論壇裡說道:「城市的偉大是因為接受了所有在城市流浪的魂魄」。
在那樣的城市之中,權利與財富不再成為衡量生命價值的唯一標準,我們得到了些什麼、同時我們也失去了些甚麼,這些必須在權衡生命價值的過程中被同時考量。
蔣勳又說:「巴黎,我稱它為有年輪的城市。城市的零座標軸,那是地理的中心,文化的中心,也是信仰的中心,從此開始漸漸擴張的記憶不會被抹去,文化才開始累積。」
我們期待,台灣的城市也能接受所有在城市流浪的魂魄。人和人之間可以因為權力與財富以外的原因,重新連結在一塊,你和我和城市,能一起組成真正的三維世界。
二、離開舒適圈
謝旺霖曾在他自己的網誌中提及一段話:「你不知如何告訴她,你的流浪是為了學習面對自己的害怕,為了學習與貧窮和孤獨相處的緣故。更不知如何告訴她,你正是藉由走向一些艱難與困頓之處,才會在人生的每個環節上仔細思考著如何讓自己存活下來。」
Life always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
離開舒適圈,不一定代表你要餓到自己、衣不蔽體。只是離開你最熟悉的那種生活方式,因為「熟悉」往往就是一條阻力最小的代名詞。試著換一種生活方式,即是離開舒適圈的具體實踐。重新找回你失去的人事物、建立新的關係...,當你學會迎向這些不同,即是找出你最脆弱與最堅強的一面。然後,重新面對人群,你會開始更有勇氣做出不一樣的人生選擇。
三、隨時開始,隨時結束
謝旺霖也曾說:「有很多人覺得自己要去旅行,要準備心情、準備時間,準備了那麼多,結果就沒有去旅行。準備,就變成了一種藉口。」
對我們來說,流浪可以作為生活的一種方式,能具體而微地展現在生活細節之中。因此,你不需要總是揹起行囊才出發,它可以隨時出發,隨時結束。你需要的,只是意識到這件事情。
四、對話與分享
林懷民先生曾說:「單獨旅行才可以跟自己對話,而且一個人就必須跟別人對話,例如你第一次到印度火車站排隊買車票,必須靠自己,必須跟陌生人對話,你才能夠繼續旅程!同時我們規定要六十天,因為一開始去的時候有興奮期、疲倦期。每個人的時間不一樣,但是都會經歷過,所以要有六十天,才能從疲倦期、消沉期再度重新走回來,這個過程是在學習克服自己的害怕。」
我們期待自我的對話,但我們認為這些自我對話,最後始終是需要透過分享才能完整。自我的對話,有時終歸其實只在既有的價值框框之中打轉。因此,我們最後選擇了三人一組報名,因為三人一組,你依舊能一個人對話,卻讓你多了夥伴可以分享,因此我們鼓勵可以依據各組的狀況,有時一人挑戰任務、有時兩人、有時整組一起挑戰。試著體會林懷民前輩所說的精神,也別忘了讓自己離開既有的觀點,試著用分享完整你的流浪經驗。
好
回覆刪除